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篇
  69篇
综合类   350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了提高森林水文研究过程中数据采集的精确性,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包括水准测量、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GNSS 卫星测量及测深仪的水深测量等,研究了广州南香山水库的库容变化规律,反演水库上游森林径流。研究结果表明:南香山一年内的降雨量分布出现类似双波浪形的变化,波峰出现在5月份和8月份,波谷出现在1月和10月;降雨量与库容增量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152;地表径流的大小主要与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的饱和度及地形有密切关系。相比传统的测量方法,现代测绘技术更精确地反映了广州南香山地区森林水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恩平市早稻种植生产过程中施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早稻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农户抽样调查,对恩平市18户(样本)早稻种植户早稻施肥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恩平市早稻生产中施肥次数为1~3次,施用肥料以颗粒复合肥料(15-15-15)为主,用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补充氮、磷、钾,未施用有机肥。氮(N)、磷(P_2O_5)、钾(K_2O)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92.36、62.75、132.92 kg/hm~2,肥料施用比例N∶P_2O_5∶K_2O=1.00∶0.33∶0.69。[结论]广东省恩平市早稻生产中肥料施用量偏高,特别是氮肥投入偏高,忽视有机肥和基肥。  相似文献   
3.
BTOPMC(block-wise use of TOPMODEL(TOPgraphic MODEL,基于地形的水文模型)with the Muskingum-Cunge method,分块应用TOPMODEL和马斯京根-康吉汇流方法)是一个具有较强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主要用于教学和流域研究,模型有待软件化,以便用于流域作业预报和水资源管理。该文采用多层架构体系设计了该模型的计算机系统,形成了BTOPMC/SCAU(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系统由数据层、模型层、通信层、数据表达层和用户操作层组成,运行环境采用客户端/服务端模式。提供手动和自动2种参数率定模式,自动率定采用SCE-UA(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 developed at university of arizona)全局最优算法,内置7种目标函数。采用Open MP(open multi-processing,开放式多处理)多核并发编程技术在产汇流模块实现了多核并行计算。系统为流域水文作业预报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精致的方法和简便工具。  相似文献   
4.
不同铁形态对水稻根表铁膜及铁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FeCl2?4H2O和FeCl3?6H2O对水稻根表铁膜数量及铁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2处理时水稻根表铁膜浓度是FeCl3处理的197%~233%。利用EDTA-BPDS对铁膜形态分析看出,根表铁膜中Fe3+占85%~92%,Fe2+占8%~15%。水稻天优998根表铁膜数量显著高于培杂泰丰,其铁吸收是培杂泰丰的115%~138%。两种铁形态处理明显提高水稻的根系活力,其中,FeCl2处理时水稻根系活力增加24%~69%,FeCl3为16%~54%。FeCl2处理时水稻根系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增加11%~32%、15%~30%和30%~31%,但FeCl3处理没有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一定浓度铁处理明显增加水稻根表铁浓度和铁吸收;与FeCl3处理相比,FeCl2处理能提高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水稻的铁吸收和根表铁膜数量。  相似文献   
5.
许超  夏北成 《土壤》2010,42(4):554-559
采用多隔层根箱,通过尼龙撩网插片的控制,实现根室土(S0)、离根室0~2mm(S1)、2~4mm(S2)、4~6mm(S3)及6mm(S4)各室层土壤的分离采集,分析离根系表面不同距离土壤芘的根际降解,并借助脂肪酸甲酯(fattyacidmethylester,FAME)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种植玉米处理的各室层内土壤可提取态芘含量存在显著的不同,其大小顺序为S4S3S0S2S1;各室层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变化,其中微生物生物量和丛枝菌根真菌特征脂肪酸含量表现出与土壤可提取态芘含量变化相反的变化趋势。未种植玉米处理的各室层土壤可提取态芘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没有差异。土壤可提取态芘含量与微生物生物量和丛枝菌根真菌的特征脂肪酸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滴施磷酸二氢钾后土壤中磷的移动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采用土柱模拟滴灌施P肥,研究了P在土壤中的移动和分布。试验结果表明:①滴施含P量200mg/L的KH2PO4后P在砂壤土、轻壤土、重壤土中分别纵向移动了22、16、14cm。横向和纵向移动的距离基本相同。②随着滴施P浓度的增加,P的移动距离增大,P的主要累积层加深。赤红壤中滴施P浓度200、400、800、1000mg/L时,P分别移动了12、16、20、22cm,而且有效P和全P含量增加显著的土层深度分别为0~8、0~12、0~18、0~20cm。在相同质地情况下,滴施高浓度P肥溶液可以明显增加P的移动距离。  相似文献   
7.
张立丹  张俊伶  李晓林 《土壤》2011,43(3):426-432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够与大多数陆地植物互惠共生,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植物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对植物健康生长有重要的作用。在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寄生性线虫共同依靠寄主植物根系完成生命循环,但二者对寄主植物作用完全相反,引起研究者广泛兴趣,成为菌根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之一。本文分析了丛植菌根真菌与植物寄生线虫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了菌根提高植物对线虫抗性的可能机制:菌根真菌改善植物的生长和营养状况、改变植物根系形态结构、影响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区系、诱导寄主植物产生防御反应等,旨在深入挖掘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GARBF神经网络的耕地土壤有效磷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调整耕地管理措施、合理施用磷肥、减少磷素流失、降低水体非点源污染,该研究以高州市为例,在全市各区镇共采集了664个耕作层(0~20cm)土样,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optimized by geneti calgorithm,GARBF)神经网络和普通克里金法(Ordinary Kriging)等方法,分析了县域耕地土壤有效磷在不同采样尺度下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与成因。结果表明,高州市耕地表层土壤有效磷存在半方差结构,半方差函数曲线与指数和球状模型曲线拟合较好;5种采样尺度下(训练样点数分别为100、200、300、400和500)耕地表层土壤有效磷均表现出弱的结构空间相关,在较大范围内空间自相关性较差。GARBF神经网络空间插值能力在整体上要有优于基于邻近点RBF神经网络和普通克里金法。300样本下GARBF神经网络空间插值结果表明,高州市耕地表层土壤有效磷的盈余现象比较严重,并且盈余有效磷的流失对该地区水环境会产生严重的威胁。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土壤属性空间估测、合理施肥以及降低水体非点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简述水稻稻瘟病菌叶部侵染过程的基础上,综述了稻瘟病菌根部侵染的发现及其研究进展。比较了两种侵染途径在侵染机制上的差异,重点叙述了根部侵染所表现的组织特异性和病原菌侵染扩展的系统性,介绍了稻瘟病菌根部侵染的抗、感互作反应也适合基因对基因假说的研究结果,并归纳提出了根部侵染对相关学科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贵州省不同生态环境水稻3个主要生育期稻田寄生蜂物种组成的异同及多样性特点,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在具有不同代表性的4个区域(贵州省榕江县车江乡、绥阳县洋川镇、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和六枝特区平寨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采集到水稻寄生蜂标本5 222号,隶属23科123属224种;各地稻田寄生蜂个体数和丰富度的最高时期出现在乳熟期,除榕江县车江乡稻田寄生蜂的优势度最高时期出现在乳熟期外,其余各地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和均匀度的最高时期均出现在抽穗期-开花期。稻田寄生蜂的多样性取决于其物种数及物种个体数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